《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2 11:07: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40字。

  今生今世的证据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独特的立意。
  2.揣摩作品形象的语言,品评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独特的立意,通过文本理解文本,揣摩文章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人生要有精神的栖居地。在今天在浮躁的社会中,好多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回家”的路。我们要从哪里去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呢?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村庄、故乡。(板书: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状态。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为什么称他是“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先看一看别人是怎样评价刘亮程的。
  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                                                               ——李陀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             ——李锐
  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世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  ——蒋子丹
  刘亮程的散文朴素、天然、丰厚、隽永,富有诗性的意象和哲思,在平凡的生活气息中蕴含着动人的诗意。所以他的散文被称为“诗意散文”,他的散文是回过头捡拾诗歌剩下的东西,他被称为“写诗的农民”。
  明确教学两个重点:作者寻找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什么?通过诗性的语言,品评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
  二、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合作讨论,然后师生共同探讨。
  (1)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证据”指的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物质的证据(2、4、7、8段)、精神的证据(5、6、8段)
  有形的实物是曾经生活的物质见证,有时候这些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