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强化提高训练精讲精练系列之诗歌阅读(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7/4 10:39: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140字。

  专题03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强化提高训练精讲精练系列之诗歌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北风
  刘子梁
  顾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范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哀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菜。
  【注】①紫色蛙声,代指金人于靖康二年所立的张邦昌和建炎四年所立的刘豫两个傀儡皇帝。②衮(gun):古代君王等的礼服。③遗策:失误,失策。④草菜:指布衣,平民。这里指诗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飞雁、平沙、晚角、北风等意象营造了悲凉的意境,“恨”字领起全篇。
  B.颔联说淮河一带山地已经阻断金兵战尘,局势暂且和平稳定,流露出欣喜之情。
  C.颈联“紫色蛙声“与“翠华龙衮”构成对比,字里行间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
  D.前两联写景,景中融情;后两联叙事、议论、抒情:全诗语言浑厚沉郁,感慨良深。
  15.尾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B
  【解析】“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范来”是反语,当时局势并非和平稳定“欣喜之情”言出无据。
  15.①尾联是委婉的反语,意为: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为国事哀伤(优虑),其实朝廷并没有失算。②该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面对外敌侵略不思抵抗屈辱投降.昏庸无能之行径的痛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人民疾苦的忧虑。
  【解析】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然后重点理解尾联,理解内容和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注声。
  【注】鼓鼙: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云开”一词可见心情的喜悦,“犹是"则透露出感情的骤落。用笔富于变化。
  B.颔联“浪静”“潮生”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在对比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宁静。
  C.颈联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二者妙合无垠。
  D.此诗写了诗人“晚次鄂州”的心情、景况、联想及感慨,自然而含蓄,平易而真挚。
  15.这首诗在主旨表达上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B
  【解析】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诗人昼夜不眠,难以入睡,内心是纷乱的。
  15.①前三联截取行旅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写诗人只身漂泊,孤独苦闷,伤老思归,这是“小”;②尾联写自己有家难归、颠沛奔波的原因——战乱,这是“大”:③以个人的生活片段反映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战乱带来的深重苦难,伤时忧国,以小见大。
  【解析】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小苹:作者友人家的歌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