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学案6
- 资源简介:
约9750字。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开卷有益
飞天之梦
从远古时期的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屈原的仰望宇宙发天问,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闻名中外的“爱国飞行师冯如”……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梦想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有幸了解到这个历程,解开先前的种种疑惑。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天”历程。
一次次的生命冒险之旅,让我们看到了飞天探索的奥秘。航天人,你们用勇敢,科技,理念,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基础导学
1.背景资料
《飞向太空的航程》记叙了我国从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开始,到1960年2月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使中国走出地球、奔向太空迈出第一步;再到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宣告我国进入了航天时代;再到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安全着陆,最后到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地面,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它是几代航天人努力半个世纪的结果。
群英广智聚东风,神剑怒啸上九重。捷报频传庆成功。中华儿女多奇志,漫步寰宇问苍穹。
2.相关知识
中国的863计划
“863计划”是针对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1986年3月由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家墀等四位科学家向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同志3月5日作出批示,不可拖延。到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关于《高技术研究发展技术纲要》的通知,至此,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正式公之于世,由于这个计划的建议提出和邓小平的指示都是在1986年的3月进行的,这个由科学家和政治家联手推出的名字“863”一下就叫响了。
航天儿女多奇志,个个争先,我也争先。还建新宇天庭间。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以下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