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学案12
- 资源简介:
约11210字。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开卷有益
孔雀东南飞
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
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
我愿生死相随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
哪种离别不伤悲
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是当代歌曲《孔雀东南飞》的歌词,通过摹写离别的伤悲,抒发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发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呼唤。
是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少有情人终生相守的渴盼,可是,劳燕分飞的惨剧又何曾消泯在人生舞台之上?
著名学者陆侃如荣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涉及古诗《孔雀东南飞》,答辩将终,一法国教授率先发问:“何以孔雀要向东南飞?”举座愕然,面面相觑,陆侃如漫然应曰:“因为‘西北有高楼’。”盖《古诗十九首》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句,则孔雀只得东南飞矣。虽属戏言,亦足见敏捷。据言此事传入国内,杨明照数语人曰:“此答可入新《世说》。非此十字,不足以尽其妙!”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基 础 导 学
1.文学常识
(1)《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又被并称为“乐府三绝”。
那清池中的涟漪依然荡漾,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也许是怨男恨女的血泪控诉,也许是人类文明的强烈呼唤。请记住:她,一个如水柔弱的女子为了爱情,向强大的封建宿命发出挑战;她,一个似苇柔韧的女子为了尊严,演绎出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悲歌。就在她“举身赴清池”的一瞬间,将生与死、爱与恨、情与愁一并绽放。人们亲睹了美丽的爱情在自己眼前轻轻地、轻轻地撕碎……
(2)赋、比、兴
《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后来,“赋”“比”“兴”作为古代民歌的表现手法被继承下来,在后代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现代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多有运用,如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等。
2.写作背景
《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