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文学短评”教案
- 资源简介:
约68890字。
《学写文学短评》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学短评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了解文学评论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特点,掌握写作文学短评的基本技法,把握“叙”与“议”的尺度与比重。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进行有创意地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体会作品艺术之美,提高文学艺术鉴赏的水平与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把握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探讨文学评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区分“评论”和“读后感”的界限;把握“叙”与“议”的尺度与比重。
教学过程
01识特征
1.什么是短评?
顾名思义,“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是指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社会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
2.什么是文学短评?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02明方法
1.“渠清如许有源头,识得庐山真面目”----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短评写作之前,一定要先置身作品之中,读懂作品;然后又要跳出作品,远而观之,客观超然评价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只有入乎其内,才能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觉,才能准确把握评论对象;而只有出乎其外,才能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明确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怎样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呢?首先,一定要仔细阅读全文,精读作品,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句子,认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
其次,阅读作品时可回忆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知识,借此可帮助我们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