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7
- 资源简介:
约2560字。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及特点,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含蓄又饱含情感的语言,总结作品特点。
3.尝试写一则新闻。
重点难点:
1. 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 品味作者含蓄又饱含情感的语言。
知识链接:
1.关于新闻的知识:
什么是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评论、特写、访问,报告文学等。侠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特殊文体,“具有迅速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它是报纸广播电视常用体裁形式的总称。
新闻的特点
概括起来新闻有如下几种特色: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时效性: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讲究时效,尽量缩短“时间差”;新颖性:报道内容必须有价值有意义,它是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人物新风尚等客观事物;准确性:受真实性的制约,这种文体用词准确,叙事恰切,对一些问题的提法与评价要有分寸。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新闻事实,新闻背景),结束语
2..历史背景: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事扩大,英军先后攻占厦门、宁波、上海、镇江,抵达南京下关。清政府被迫命耆英签订《南京条约》,正式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条例》,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3.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