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2330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通山一中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重点难点:
.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知识链接:
1、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
2.新闻的零度写作原则。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零度写作方式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
导学过程
预习案
一. 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祷告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本则新闻的主体在写什么?
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2. 参观者们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分别有什么反应?
1.毒气室 焚尸炉-------终身难忘 4.实验室------会羞红脸
2.死囚牢房-------浑身发抖 5.照片长廊-------注目沉思
3.女牢房----惊惧万分 6.绞刑地下室-----被窒息 跪下画十字
3.由此看出,奥斯维辛曾经是个怎样的地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人间地狱 杀人工厂
作者是通过侧面表现纳粹暴行。
探究案
1. 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又为什么要写呢?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理解新闻的主题。
没有新闻是因为:每天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参观,这里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幸存者和屠杀者都写过回忆录。
要写是因为一种不得不写的使命感: 1.沉重悼念死难者。
2.控诉批判纳粹暴行。
.3.反思历史,铭记历史。
4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和自由。
2. 品味以下语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