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13420字。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意象,体会感情。
2、理解情景交融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鉴赏诗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博大情怀、革命斗志,树立“以天下为已任”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意象,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情景交融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活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毛泽东、创作背景、词的知识
2、学生参考注释、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沁园春•长沙》。
二、新授
(一)初读
1、学生介绍毛泽东、创作背景、词的知识,教师补充并整合。
2、听名家诵读,教师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节奏、停顿),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结合注释,感知大意。
独立寒秋图、湘江秋色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二)析读
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阅读课文,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指导。
1、本词情景交融特点怎样体现?
2、词人笔下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独立寒秋图(立)-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环境
湘江秋色图(看)-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问:谁主沉浮? 景中寓情
-仰望:鹰击长空
-俯视:鱼翔浅底 动
峥嵘岁月图(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答:同学少年 情中显志
中流击水图-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三)美读
本词的主题?
通过对长沙秋景描绘、青年时代斗争生活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感慨,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豪情壮志。
三、拓展与延伸
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四、小结
学生一句话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1、背诵本词。
2、阅读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体会其胸怀。
六、板书设计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上片:写景 谁主沉浮?
下片:抒情 同学少年
雨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意象,感知意境。
2、了解本诗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鉴赏诗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忧郁惆怅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意象,感知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活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戴望舒、创作背景
2、学生参考注释、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丁香花》(唐磊)。
二、新授
(一)初读
1、学生介绍戴望舒、创作背景,教师补充并整合。
2、听名家诵读,教师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节奏、停顿),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结合注释,感知大意。
感情基调:惆怅、哀愁
一(1节):我希望遇见丁香姑娘。寻找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