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和前提》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4250字。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优质课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提高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3.了解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重点语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运用作者以自身为例论证观点的方法。探讨了解读书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联系阅读,了解读书给人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三、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重点语句。
2.学习运用作者以自身为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3.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类获取教养的途径。
四、预习新课
1.了解黑塞生平及创作风格。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掌握文章基本的逻辑顺序。
五、导学基础知识
一、主题思想
本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二、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德国作家、诗人。1919 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三、文体知识
随笔
本文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随笔的形式可 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事-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六、导读理解
1.(目标1关键词语的含义)阅读文章第1自然段,简要说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2.(目标2关键句子的含意)作者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不矛盾吗?
3.(目标3观点态度)作者认为阅读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