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9040字。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读书:目的和前提》名师学案
【学习指引】
《读书:目的和前提》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3篇课文,这篇课文是黑塞写作的一篇文艺随笔。阅读这篇文章前,要通过搜集材料,了解黑塞的生平经历,了解到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这篇文章,就是黑塞从切身体会出发,思考读书意义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充满睿智的思考,又温暖感人。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筛选提炼每一部分的核心观点,辩证地分析比较,并思考其现实意义。同时,找出文中关于读书与修养的名句,细加体会。
【素养目标】
1.了解黑塞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3.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
4.学习求学之道,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的力量,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体会读书的意义。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黑塞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德国 , 。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
代表作品:《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
2.了解时代背景
黑塞迁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他认为通过读书能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
3.了解“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