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加深学生理解无产阶级诗词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教学重点】
掌握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和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诗歌的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
吟诵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词是我国文学的最高形式,它能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古典诗词发展到了近现代,出现了旧体新事这一形式,尤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词大大开拓 了古典诗词的意境,题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沁园春 长沙》。
二、首先同学们齐声朗诵一遍。
词的文学常识
A 词牌。《沁园春》是词调名,词调又叫词牌。一种词调有一定的格律,作者按照这种格律去填做,叫做“填词”。
B 词调。词分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调。词调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于是作者另标题目“长沙”。
三、毛泽东诗词概说
毛泽东是无产阶级诗词创作的代表人物,集政治家、革命家和诗人于一身。他的诗词,是站在政治的高度俯瞰世界,作为诗人的政治家和作为政治家的诗人,其创作个性和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可穿插一下古代政治家诗人如项羽、曹操、近代孙中山的创作以证明之。)
毛泽东提倡用旧体写新事物,词的成就比诗的成就大。他本身有很高的古典文学修养,对唐“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情有独钟,他的诗作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他强调以丰富的形象表达丰富的感情,寄寓所表达的事理,从而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使诗歌具有耐人咀嚼的“诗味”、“诗意”,调动读者的联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语言高度凝练和概括。喜用赋、比、兴。
毛泽东一生创作诗词50余首,可分为十类:征战诗、赠答诗、登临诗、咏物诗、悼亡诗、咏史诗、咏事诗、题照诗、寓言诗、爱情诗。
《沁园春 长沙》属于登临诗。登临,登山临水。在登临诗中,景中可以有情,由情可以见景,以情观物,触景生情,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的情感,人生的理想,就贯注在一种静观的审美活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