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杜甫诗歌阅读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6860字。
高中语文 杜甫诗歌 阅读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①(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②,衰颜欲付紫金丹③。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①因徐知道据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三台)、阆州(阆中)等地。广德二年二月,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来信邀请诗人重返成都,诗人于阆州还成都途中作诗五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严武。②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③紫金丹,烧炼的丹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遥想离开成都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隐含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
B.颔联诗人想到亲手栽种的小松还没长高,而竹子却可能随乱而生四处蔓延的景象。
C.颈联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出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内心欢乐。
D.尾联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也暗含着对严郑公的无限感激之情。
2.颔联中“恨不”“应须”两个词语体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
B.《无衣》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充满火一般燃烧的激情,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C.《岁暮》颔联的“烟尘”与后文“鼓角”相应,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边地战争不息,朝廷之臣无人请缨,江湖之士的杜甫一时报国无门,只得暂时保全自己。
4.两首诗都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但情感各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