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三个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530字。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三个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必修上、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课标对于该任务群的表述是: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指向课程标准“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的达成。
如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体例,在单元学习任务要求的统摄下,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品质提升,是该任务群课程实施的重点。
一、指向任务完成的教学活动设计的一般流程
在课程标准、任务群育人目标的统摄下,教材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含五个环节:
1.揣摩教材特定任务群每个单元的编写意图;
2.明确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
3.洞悉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
4.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5.教后反思。
五个环节中的前三个环节尤其重要,它们是决定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对于课程目标、学生学习结果达成效度的关键。以下结合必修上、下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单元,具体讨论教学活动设计的操作要点。
设计具体教学活动前,首先要根据课标、单元位置、单元结构、篇目组合等揣摩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教材宏观结构到单元及单元内部组合结构,充分理解教材各单元相对于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教学意义和价值,理解单元以及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在单元课程框架里的教学意义和价值,为分课时教学设计确定“靶心”。
梳理教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必修上、下册三个单元对思辨性阅读的要求,如下表:
三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分别是 “学习之道”“中华文明之光”和“责任与担当”。从先后序列看编写意图,呈现出结构性推进的趋向:“学习之道”侧重个人修养,“中华文明之光”和“责任担当”侧重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育人育德、必备品格的学习要求从个体自身到个体对于文化历史的传承与社会责任,人文德育目标呈现层进递推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