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养成读者意识,升格考场作文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60字。
养成读者意识 升格考场作文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明确提出了“议论要有针对性”这一学习任务。其中教材对“针对性”的解读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要有现实针对性;第二,要有读者意识。
教材指出,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应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这样才能更容易让读者信服,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
作为重要的写作规则,“读者意识”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明确的表述——“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对象,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综观近年高考,作文题的任务指令都有针对不同“对象”而写作的审题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必须有的放矢,才能做到箭不虚发。
【链接新教材】
新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议论要有针对性”)
议论要有针对性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强调诗文创作要关注时代、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更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不空发议论,不自说自话,这件文章才能有内涵、有价值, 也容易被人接受。……
写议论文,还要有读者意识,这也是一种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都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的罪状之一就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写作前可仔细思考:我的文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如何?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设想讨论哪些间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工具
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已转向对情境任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