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5950字。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统编教材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是一篇新闻评论。文章从时代背景入手,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指出了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时代意义,提出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进而倡导全社会践行工匠精神。
本篇新闻评论,内容契合本单元“劳动光荣”的育人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语言大气又不乏文采,放在本单元,不但有利于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媒介素养。
文章整体思路较为明确,但由于缺少中心句,段意并不十分明确,这对学生理解文章结构造成障碍。本教学设计从“工匠精神”和“时代品质”两个维度入手,让学生明确观点、梳理文脉,探讨技法,总结出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在掌握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从本单元前面三篇文章中任选一位人物进行评论,挖掘人物身上的时代品质,落实单元任务。
教学工具
一、国家政策
2016年,”工匠精神“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成为决策层共识,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二、学校情况
我校地处贫困山区,学校的硬件设备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城市相比很有大差距。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教学资源的获取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尽可能地运用学校已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团队成员目前已掌握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筛选和使用。同时,团队成员通过自学新的信息技术,自制思维导图和微课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交融。
三、高考考查
在新高考中,语文学科越来越注重立德树人,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注重考查文本的时代性,体现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时代的内在关联性。为此,新闻评论将有可能作为信息类文本阅读,成为新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的一道美味佐餐。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新闻评论的鉴赏方法与要领,感受新闻评论严密深刻的论证特色、绚丽多姿的语言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单元任务
通过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新闻通讯的学习,学生对新闻的文体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物身上所彰显的时代精神有了一定的认知。再通过本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