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作品专题训练——陈村作品
- 资源简介:
约11310字。
文学作品专题训练——陈村作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去找史铁生
陈村
①我在新年的头上专程去了一次北京,为的是和史铁生做个谈话,用在《收获》的专栏上。本来早该去了,因为年底忙乱,因为他和我的身体都要挑一个恰当的时候,还因为我说的等2001年再去,飞机栽下来也是21世纪的作家啦。反正我是去了,谈了,回来了。
②我和史铁生谈的话题是“生存还是不生存”,也就是“爱与死是永恒主题”中的那个“死”,我相信我俩对死的心要比别人多一些。去的那天晚上我们去一个叫孔乙己的饭店吃饭。在中国式的环境中,祝贺一声他的50大寿后就开始吃了。他那天抽烟,喝一点点酒,说一点点话。他说一上午不敢动弹,把精力攒下来了。他说要健康不说长寿了吧。
③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④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⑤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上,时间长了,成了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母亲以“商量的口吻”让“我”去姑妈家一趟,接下来又交代去阔亲戚家“姐妹们便你推我躲”,这些都是在暗示阔亲戚对亲情的冷淡。
B.摆满桌椅的礼品,暖洋洋的堂屋,姑妈家的富有与“我”家一顿年夜饭都得借钱置办的贫穷,贫富悬殊上的鲜明对比使“我”在姑妈家里好难受。
C.“我”从姑妈家出来如释重负,凉风吹来觉得舒服,这样写既照应前文“拖着沉重的脚步到姑妈家”,又写出了“我”离开姑妈家后的畅快心情
D.“我”擅作主张将刚刚好不容易借来的钱扔到了地上,还说成是那位先生丢的,这不明智之举是当时“我”还小,而且脑袋“昏沉沉的”的缘故。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我”“捏”钱的细节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这篇小说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小驴儿上西山
林海音
正月里,总忘不了去一趟白云观。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骑小驴儿,出西便门跑一趟。骑术并不佳,胆也不大,比起宋妈跟她当家儿的回牛郎山骑小驴儿的派头儿,差多了;她盘腿儿坐在驴背上,四平八稳的,驴脖子上的铃串儿,在雪地里响得清脆可听,驴蹄子嘚嘚嘚嘚的,踏着雪地远去了。我不是那样,我骑的这头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