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620字。
第四单元 讲好中华美德故事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人 学校
年级/册 七年级 下册 单元 第四单元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相对更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应关注评价与观点、情感与表达两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所学过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选择一篇,
……
【课时安排】
第20课 外国诗两首 未选择的路
——生存智慧的诗意探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弗罗斯特的生平及作品,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品析具体诗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3.感悟作者对路的选择和思考,学会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我们却只能选择一条。那么,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应如何做出选择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或许对你能有所启示。
【了解作者】
【弗罗斯特】(1874-1963),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他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代表作】《新罕布什尔》《诗歌选集》《又一片牧场》等。
【写作背景】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