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22
- 资源简介:
约2940字。
颂黄河 学精神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五篇文学作品都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表现不同时代的人民的爱国情感。本单元要求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要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黄河颂》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本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韵律自然和谐。本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画面之美。诗歌以颂歌的形式塑造了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这种英勇不屈、伟大坚强的精神将激励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勇往直前,保家卫国。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黄河相关知识了解有限,教学时,可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诗因创作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很多学生未必能真切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课下阅读做过批注,但方法单一,内容简略。教学时,要结合课文加以指导。学习诗歌要注重朗读,而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对诗歌的节奏、重音、语调、语速把握不够熟练,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步理解诗歌,学习黄河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感受诗中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批注,理解诗意,能够给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做批注。
2.了解诗歌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研读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学生自由畅谈)下面,让我们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黄河。(播放视频)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将学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去感受黄河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