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案例
教材来源: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七年级《语文》
内容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学法指导:朗读法、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目标:
1.用批注的方法通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典型事件,品悟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
2.品读文章,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3.结合当下时政,致敬并学做最可爱的人,增强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细读英雄事迹,理解“可爱”的丰富意蕴,诵读可敬之情,增强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志愿军朴素思想中蕴含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长津湖》电影片段。
师:请同学们用心观看这段视频,从视频中我们知道了志愿军战士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原因和结果,有哪位同学可以用一个词语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后感受(壮烈、感动、泪目、致敬)。刚刚这段视频老师想用它来致敬一群最可爱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魏巍的文字,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近那些最可爱的人。
师:首先,我们来齐读一下根据单元目标、预习提示以及本节课主要内容来制定的
学习目标:
1.用批注的方法通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典型事件,感悟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
2.品读文章,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3.结合当下时政,致敬并学做最可爱的人,增强家国情怀。
情景设置:
国庆档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的热映,掀起了重温红色经典,致敬英雄先辈的热潮。为帮助吾辈之少年感悟先辈之精神,学校计划在报告厅一角设置“致敬最可爱的人”展厅,请你在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原文故事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师:任务开始前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在我们郑州作家魏巍的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呢?”
生:中国人民志愿军。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给你们的好习惯点个赞。
任务一:初读课文,了解“最可爱”
请你帮展厅工作人员采用小标题的形式
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个事例。
锦囊提示:可采用地点+事件的方法拟定小标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在品读文章时,可以运用我们在学习《土地的誓言》时总结的做批注的方法给本文做旁批。
生: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儿童、防空洞谈话
师:这位同学概括的非常准确(板书三个事例)。
任务二:品读文章,感悟“最可爱”
从这三个事例看出他们的“可爱”之处体现在哪些精神上呢?
(一)请你作为展厅的讲解员,为参观者解说壁画“松骨峰战斗”中战士们的“可爱”之处。
锦囊提示:1.把记叙要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