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190字。
《望岳》课堂实录
一、解诗题
师:杜甫《望岳》被后人誉为“绝唱”。人们还把它刻石为碑,立在山麓,与名山同垂不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诗题“望岳”二字,已经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分别是什么呢?
生:“望”字说明诗人在眺望一座山,这是一座什么山呢?就是“岳”,它指的是五岳之一的泰山。
师:你的解读特别清晰。你从诗中哪个词看出是泰山?
生:岱宗。
二、通诗意
师:岱的本义是天下最大的山,宗是什么意思呢?
生:祖宗?
生:宗师?
师:你们说的祖宗、宗师都含有长者、尊者的意思。“岱宗”就是五岳之长。杜甫面对五岳至尊,忍不住在诗的开篇发问:“岱宗夫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朗读诗歌,要读准字音。
(学生朗读)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读准字音。还需要关注几个易错字音。比如“夫”(fú),作为语气词读第二声,要读出诗人面对泰山时沉吟感叹的语气。还有通假字——“曾”(céng),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个字通“层”,层云是指堆积在一起的云。
师:对,还有生僻字——“眦”(zì),借助注释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生:眦,是眼眶的意思。
师:那“决眦”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长大眼睛,瞪大眼眶。
师:瞪大眼眶到什么程度呢?
生:决裂开来。
师:没错,杜甫远眺飞鸟,眼角眼眶仿佛要裂开一般。刚才同学们借助注释,整体把握了诗歌大意。
三、赏诗景
师:请闭上眼睛,听示范朗读(播放配乐朗读音频),想象画面,说说你在脑海中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我想到了延绵的山。太阳正在落下,山的一面是阴暗的一面是明亮的。我还想到了云朵和鸟儿,这座山还是高耸入云的。
师:嗯,你的想象都出自诗中的写景句。课前大家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写景句,发挥想象,描绘了诗中的景象。老师给你们一个评价标准,看看怎样的诗景描绘才算是成功的。(屏显评价表)
评价维度 待改进 良好 优秀
关键词 没有准确理解 比较准确 准确
想象 没有展开 比较合理 合理且丰富
描写 缺少景物描写 抓住景物特征 抓住景物特征,丰满生动,融入情感
语言 有语病 通顺 通顺,优美
师:最受喜爱的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看看这位同学是否准确理解关键词呢?
(屏显:“泰山,汇集了大自然所有的巍峨壮丽,把这一片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它矗立于云端之上,好像一把巨大的斧头,把大地劈成了南北两面,一面阴暗无光,一面却又骄阳似火。”)
生: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描绘有一点问题。造化是大自然,钟是汇集的意思。应该是大自然汇集了所有的神奇秀美于泰山。
师:嗯,你们都把握了“钟”字,聚集的意思。不过“钟”还有钟爱的意思,比如“情有独钟”,就是把情感聚集到某个人或某件事物上。诗人用一个“钟”字就赋予了大自然人情味,把泰山写活了。那下一句描绘得怎么样呢?
生:我觉得是泰山被劈成了两面,因为阴阳是泰山的南北两面。
师:嗯,你们的想象都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