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29
- 资源简介:
约3620字。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缩写小说,学会抓住明暗两线来叙述故事。
2、品读环境描写,体会小说的诗意表达。
3、转换视角,进行小说再创作,结合整本书的内容,深刻理解“孤独之旅”的内涵,感悟成长。
教学重难点
1、缩写小说,学会抓住明暗两线来叙述故事。
2、品读环境描写,体会小说的诗意表达。
教学过程
板块串 教师问题串 学生活动串 反馈串
导入 《孤独之旅》是当代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红门》章节的节选,《孤独之旅》这个标题为编者所加。标题非常耐人寻味,编者为什么加这个标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
小说第一节写到“最 竟 只好”,那么,杜小康家之前经历了什么?
杜小康家原本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一户人家,院墙上的“红门”就是他们家身份地位的象征,他有一年四季的衣服,有洁白的口罩,有自行车,他学习好,是班长,这一切都是油麻地的其他孩子所没有的 ,与其他孩子在一起,他就“像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可是这一切的优越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父亲杜雍和的货船翻了……
突然之间的一无所有千百倍痛过一直以来的一无所有。杜小康无奈踏上了放鸭之旅。
倾听
板书《孤独之旅》
初识“孤独” 1、我们一起来看同学们的缩写。
请一位同学展示。
2、通过缩写,我们已经了解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和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对题目“孤独之旅”的理解。
格式为:
孤独之旅是杜小康从油麻地到芦苇荡的陌生的放鸭之旅。
也是
1、学生代表发言
2、口头回答 1、教师点评:有没有补充?
展示坐标
2、教师评价、肯定
明确: 也是一个少年在家境变故后从无助抗拒到勇敢镇定的成长之旅。
板书:放鸭之旅
成长之旅
小结:我们读课文,会觉得这篇小说情感波澜、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感染力很强,这就要归功于这篇小说的特定的环境——芦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