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3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8 22:39: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50字。

  在绝望的严冬,寻觅希望的火种  ——《我与地坛》之“寻觅生命疗愈术”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标分析
  知识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散文必须首先能理解文章的内容,而概括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方面,因此,知识目标我是通过“概括地坛景色特点”这一任务问题来完成的。
  能力目标
  1、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本文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因此,能力目标我是通过“体会第五段第七段景色描写在观察对象、观察视角、观察范围上的不同,以之体会作者在地坛徜徉十五年情感的变化”这一任务问题来完成的。      
  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堂课对于学生 200字小作文的写作训练有专门的任务问题设计。
  情感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本堂课侧重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核心素养:
  1、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2、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3、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接纳和超越死亡、困厄、遗憾之后所形成的生命观——追求幸福,成为唯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体会作者对于母亲去世后的悔恨之情,深刻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
  教学重难点: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