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1820字。
第三节 光的折射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准备】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实验:“折射断筷”。学生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2.小游戏:碗中放入一枚硬币,调整眼睛到刚好看不见硬币的位置,另一同学向碗中缓慢倒入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观察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3.提问:上述现象是怎样引起的?能否用以前学的知识解释?
(学生思考后,感到知识不足,引起求知欲)
(二)进行新课
一、光的折射现象
1.猜想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光的折射?(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2.自选器材分组实验,验证猜想。(提供激光手电筒、方形玻璃砖、香、火柴、盛水烧杯、纸盖)
3.交流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体验实验过程,感受猜想正确的愉悦)
4.学生归纳“什么叫光的折射”。(①学生叙述中若没注意“斜射”条件,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不必提示;②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1(屏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如图1。(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明确探究目的)
1.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折射光线的位置。(学生可能的猜想如图2)
2.讨论猜想的合理性。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途径)
5.交流实验结果
①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
②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
6.用语言表达探究1的结果。
教师屏显:结论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2(屏显):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
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
2.组内对观察结果比较分析。
3.交流,①如何定义折射角?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③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教师适时表扬表现好的组并屏显结论2:折射角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