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890字。
专题•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两种图像的不同的物理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熟练掌握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特点,能够正确识图并判断图形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正确认识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能从图像辨认位移、振幅、周期、波长,以及振动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大小的比较;及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变化的趋势;波的传播方向,并能结合其他条件计算波速,研究波动图线的变化等问题.
2.难点是正确区分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明确它们不同的物理意义,区分质点的振动与波的传播.
三、教具
演示用沙摆振动图像仪;计算机;自制演示振动、波动图形关系软件;投影仪、投影胶片,长绳子.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高一年级,我们已分别学习过振动的图像和波动图像,这两种图像的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联系又是什么,如何应用这两种图像解决振动和波动问题,就是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1)振动图像的演示.
用沙摆演示振动图像的形成,说明由于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s∝时间t,所以可用木板中线上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时刻,振动图像记录的是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位移.
(2)波动图像的演示.
用长绳演示波动图像的形成,说明长绳不动时,其上各点表示的是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波动图像记录的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平衡位置质点的振动位移.
(3)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区别.
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两种图像的区别,展示投影片1,其内容如下: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研究对象 ① ②
横轴的物理意义 ③ ④
周期性 ⑤ ⑥
相邻波峰(谷)间距离 ⑦ ⑧
图形与时间的关系 ⑨ ⑩
图形斜率的物理意义
教师指导并组织学生填写,表格内从①~ 的内容分别为:
①单个质点;②无数质点;③表示时间;④表示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⑤表示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周期性;⑥表示质点位移随空间变化的周期性;⑦表示一个周期;⑧表示一个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