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教案(7份)
- 资源简介:
高二物理教案:第12章 机械波(新人教版选修3-4)(7份打包)
11-12学年高二物理教案: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doc
11-12学年高二物理教案:12.2 波的图象.doc
11-12学年高二物理教案:12.3 波长 频率和波速.doc
11-12学年高二物理教案:12.4 波的反射和折射.doc
11-12学年高二物理教案:12.5 波的衍射.doc
11-12学年高二物理教案:12.6 波的干涉.doc
11-12学年高二物理教案:12.7 多普勒效应.doc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传播过程的特点;
2、了解机械波的分类;
3、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及其传播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沿绳传播的波,理解横波的形成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图解和模拟装置认识波的形成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个别和整体的关系,感受形象思维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波的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用具】丝带、软绳、软弹簧、音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学生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会列举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教师启发,大家听说过地震吗?学生会想到地震波。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波的形成和传播
[演示])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抖动。
[现象]看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形(振动形式)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这就是机械波(给出学生波的直觉感受)。
在绳子上的任意一点系上一圈红布或者用红墨水涂上一圈(要让学生能明显观察到红色标志),手拿绳子一端上下振动。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有红色标志的点如何运动?会不会向绳的另一端移动?
[现象]有红色标志的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上下振动,而不会向绳的另一端移动。
教师:既然沿波的传播方向各个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依次振动,又不迁移,那么机械波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5页,一起分析波的形成原因。
[课件演示:波的形成与传播]
(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看作质点。
(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
(3)由于外来的扰动,在绳中的某一质点会引起振动,首先振动的这个质点称为波源。
(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振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并12.2 波的图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图象,知道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知道什么是简谐波。
2、知道什么是波的图象,能在简谐波的图象中读出质点振动的振幅。
3、根据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能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并能指出图象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
4、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能区别简谐波与简谐运动两者的图象。
(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识图、用图的能力,注意比较与振动图象的区别,进一步理解各个图象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波动图象的形式美和对称美。
【教学重点】
1、理解波的图象的意义。
2、能用波的图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据波的图象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练法、归纳类比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用具】
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自制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机械波和机械振动有何联系与区别?
(1)联系: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
(2)区别:机械振动研究单个质点的运动,机械波研究的是许多质点的运动。
2.引入:振动物体的振动情况可以用振动图象表示,波的情况也可以用波的图象表示。
(二)进行新课
1.学生阅读P28课文内容:
2.用投影片出示表格:(见下表)
3.阅读结束后,对比进行表格填写:
振动图象 波的图象
图线
研究对象 振动质点 连续介质
横坐标意义 时间t 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纵坐标意义 振动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图象的意义 振动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波在某时刻t的波形
反映的物理信息 ①能直接得出振动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振动的振幅,周期
②能间接得出振动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回复力、加速度等变化情况。 ①能直接得出各质点在时刻t的位移,波的振幅等
②由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某个质点的运动方向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与质点振动周期的关系。
3、理解决定波的周期的因素,并知道其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4、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学会应用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具】
波动演示仪、演示波的图象用的教学课件、计算机、大屏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物理中,一些物理现象、过程、规律等,都需要用物理量进行描述。同样,机械波及其传播过程,也需要一些物理量进行描述。在上一节我们认识和理解波的图象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和研究描述波的几个物理量,即波长、频率和波速
【板书】第三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
(二)进行新课
【板书】一、波长(λ)
在教材中的图10-5可以看出,由质点1发出的振动传到质点13,使质点13开始振动时,质点1完成一次全振动,因而这两个质点的振动步调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至两个质点在振动中的任何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总是相等的。我们就把这样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板书】1、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的波长。
对于波长这个物理量,我们还需要结合波的图象,进一步加深理解。
【板书】2、几点说明
要理解“位移总相等”的含义。这里要求的是每时每刻都相等。如图10-10所示,如E、F两点在图示的时刻位移是相等的,但过一段时间后,位移就不一定相等,所以E、F两点的距离就不等于一个波长。
【板书】(1)“位移总相等” 的含义是“每时每刻都相等”。
从波的图象中不难看出,位移总相等的两个质点,其速度也总是相等的。
【板书】(2)位移总相等的两个质点,其速度也总是相等的。
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也等于波长。
结合图10-10,我们可以看到,相距λ/2的两个质点振动总是相反的。进而可以总结出这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