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90字。
第十三章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学习目标】
1.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极其意;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解玻尔的原子模型;知道氢原子光谱.
2.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天然放射现象,了解三种射线的性质,了解衰变以及半衰期;了解核能,知道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知道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会用核反应方程表示核反应;了解重荷裂变以及核聚变.
【要点导学】
【类型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1.α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结果: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少数α粒子发生了,绝少数α粒子甚至被.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内容:在原子的中心有,叫做,原子的全部和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带负电的电子在.
[说明] 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是,从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估计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而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
3.玻尔的原子模型
内容:玻尔认为,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道半径只能是,这种现象叫;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尽管电子做变速运动,却不辐射能量,因此这些状态是稳定的;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的.
理解要点:玻尔的原子模型是以假说的形式提出来的,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轨道假设:即轨道是量子化的,只能是某些 .
(2)定态假设:即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能量状态,这些状态中原子是,不向外 .
(3)跃迁假设:原子在不同的状态具有不同的能量,从一个定态向另一个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该光子的能量,等于.即:
【典型例题】
【例1】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例2】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