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玄机”,另辟蹊径——作文批改管见

作者:江苏省海安县丁所中学 丁海意  时间:2009/3/28 15:36: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28
  江苏省海安县丁所中学丁海意
  学生习作批改是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谓“批”,是对学生作作文进行评点,指出优缺点,分析原因,指明修改方向,着重于内容和结构方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所谓批,无非是向学生谈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改是运用修改符号对学生习作进行修改。
  而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既不利于学生自我修改能力的培养,又使教师辛苦地纠缠于“耗时低效”的工作中。要想改变作文批改的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必须洞悉作文批改的“玄机”:时机效应、光环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勇于改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另辟蹊径,使作文批改多样化。
  一、“时机效应”不错过
  许多教师往往要等全班作文收齐后才着手批改,等下次作文时才匆匆将作文本发回学生手中,前后要花近半个月时间。学生拿到作文本,看看分数后又忙着准备下次作文。对教师辛苦批改过的作文根本没细看,更无心思去总结得失。为何学生对教师的批改不感兴趣,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批改过程的“时机效应”。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反馈的时效性是反馈的生命,如果时间拖得过长,就会事过境迁,错过机会。学生完成习作后多有一种快感,迫切希望老师尽快批阅,肯定自己的功劳成果。他们关心自己成果的时区在上交作文后的一个礼拜之内。老师批改越及时,信息反馈越快,就越能引起学生关注,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成果的修改目的。
  二、“光环效应”要规避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由于对某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特质或特点的印象,这种爱屋及乌的现象叫“光环效应”,会影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产生评价上的偏差。为了克服光环效应给作文批改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在批改时,最好先翻过作文扉页,采用匿名评分法。打分时,可采取分项记分的方法,符合要求的给高分,不合要求的就分项减分。对潜能生的作文,教师要因人而异,分层要求,降低评分标准,不搞“一步到位”,可给学生打“进步分”,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激发良好的写作热情,进而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
  三、“罗森塔尔效应”要善用
  “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质是用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学生的信心,激发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掩饰不住的期待和信任,会通过眼神、笑容、嗓音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给他们良好的、经常的鼓励,促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的智力。这种教师的期待和真挚的热爱而产生的心理效应,在作文批改评语上同样会有影响。
  作文批改只是一种信息反馈的手段,其主旨在于通过批改,形成学生良好的批改习惯,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在1978年发表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作文评改之中。
  语文教师洞悉了作文批改的“玄机”,除保持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可尝试师生互动的“自批互改”的作文“六步批改法”。
  第一步:教师精心选文。在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后,教师宏观上加以把握,从中选出三至四篇例文,既要有成功的习作,又要有存在明显不足的习作。而且几篇选文应该各有特色,要具有代表性。选出的成功习作或立意角度别出心裁,或语言有明显的个性,或结构新颖独到等等;存在不足的文章:或偏离题意,或思路紊乱,或语言晦涩等等。然后,将这几篇文章按原貌打印出来,发给学生。
  第二步:作者谈文章构思。教师事先通知原文的作者,让他们作好准备,重点谈一下在动笔之前,是怎样构思,布局文章的。
  第三步:教师指导评改。因为作文训练是有重点的。教师要根据训练重点让学生明确立意,即“应该写什么”,还要让学生分析例文的选材,即“写了些什么”,能否为主题服务;还要考究一下文章的结构,即“是怎么写的”,看它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这样,我们不仅考查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还能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四步:学生分组评改。若干个学生为一组,每组推荐出一位组长。然后各小组确定其中的一篇作为评改重点,对文中的标点、字、词、句等方面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由小组长将组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好评语,总结发言。
  第五步:学生互换作文评改。将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发下去,参照刚才的文章,同桌之间互换修改作文,并写好评语,然后看同桌为自己指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六步:教师总结评价。教师最后对这次作文作总的评价,综合学生的作文和评改的内容,指出其中的中肯和偏颇之处。
  运用这种作文批改方法,创设了多维信息交流局面,培养了学生的参悟能力。在学生“自批互改”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多维双向的信息交流局面,思维的广度得以实现。与此同时,诱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切磋,把思维引向纵深。此两方面结合,使得作文评改课中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并表现为较高的活动水平,为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洞悉作文“玄机”,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文批改是压在语文教师肩头的沉重负担,教师既要具备尽心尽责的实干精神,又要具备指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方法和能力。只有洞悉作文批改的“玄机”,教会学生“自批互改”的“点金之术”,教师才能彻底减负,作文教学的质量也才能真正提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