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与升学考试大纲

作者:佚名  时间:2012/3/17 9:31:2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59
  42.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增强责任意识
  43.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44.认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理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45.知道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负责任的表现,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6.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
  47.知道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48.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9.知道我国民族关系现状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原则,知道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50.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认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51.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52.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现状
  53.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践行低碳生活
  5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5.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增强创新意识
  56.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7.认识我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8.知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9.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0.认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
  61.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2.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63.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及其指导思想
  64.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5.知道最高理想与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认识个人的前途命运要与祖国的需要有机结合
  66.认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7.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增强使命感
  68.认识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69.认识理想对人生的意义及实现途径,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70.认识学习压力的影响及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71.知道生活充满选择,学会选择、学会承担
  72.认识创新精神的意义,知道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观念是人们迎接社会新挑战应有的品质
  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及其他
  73.2011年5月—2012年4月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国内为主)
  74.党和政府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75.安全教育常识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与历史、地理学科同堂、合卷。
  (二)题型结构
  试卷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占40%,非选择题部分占60%。
  (三)内容比例
  八年级约占40%;九年级约占45%;七年级、时事政治、安全知识等约占15%。
  (四)试题难度
  试题难度值约为0.65,杜绝偏题、怪题、繁题。
  五、题型示例(略)
  历    史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之一,是测量初中毕业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上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水平与要求的重要方式。2012年历史学业考试将结合我市历史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几年来取得的考试改革成果,力求试题以教育价值与能力立意,进一步提高学业考试评价水平,推进我市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考试目标
  2012年历史学科属于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统一考查科目。历史学业考试为水平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学校是否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课,检查教师是否按照部颁标准授课,是否体现了历史教育的新理念,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是否形成了基本的历史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从而提高其历史素养,促进其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命题依据
  2012年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四、命题原则
  1.指导性原则
  试题要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性功能,严格按照《历史课程标准》命题,试题要反映出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试题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基础性、发展性、探究性、启迪性、综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2.基础性原则
  立足于基础性历史知识的考查,覆盖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核心内容,突出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基本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结论的考查,强化对历史人文知识的学习、了解与掌握。
  3.教育价值与能力立意的原则
  试题坚持教育价值和能力立意,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感知、理解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如下能力:能简单地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能按一定要求对重要历史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比较、选择;能阅读理解一些历史材料和图表,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能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探究现实事物的历史文化内涵;能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达自己的一些历史观点。特别加强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整合、表达、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
  4.创新性原则
  继续保持我市近几年历史学业考试试题命制的特点:知识的广泛性、选材的借鉴性、内容的综合性、试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性、题量的适当性和思维的发散性。同时注重命题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增强试题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将历史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方法纳入纸笔考查的范围,以知识为载体,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为适应网上阅卷要求,今年将继续在答卷版面上设置答题卡。
  五、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兼并六国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2)汉武帝大一统
  (3)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
  (2)贞观之治
  (3)武则天 开元盛世
  (4)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
  (5)遣唐使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
  (2)郑和下西洋
  (3)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