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与升学考试大纲
作者:佚名 时间:2012/3/17 9:31:2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59
思想文化
(1)汉字的演变
(2)孔子 百家争鸣
(3)佛教传入 道教兴起
(4)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5)《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侵略与反抗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危害
近代化的探索
(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评价
(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孙中山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4)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内容,新文化运动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史实、五四精神、中共“一大”成立及意义
(2)黄埔军校、北伐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3)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工农红军创建和革命根据地创立及其意义
(4)工农红军长征史实、长征精神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及局部抗战、西安事变概况
(2)七七事变
(3)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抗战胜利及意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和挺进大别山
(2)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概况及取胜原因
经济和社会生活
(1)张謇、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2)近代交通、通讯出现、文化生活变迁、社会习俗变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近代科学技术代表人物及其成就、魏源、严复的主要思想
(2)新式教育的开端,文学、艺术家及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2)抗美援朝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一五计划基本任务、一五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开端与失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建立、国有企业改革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导弹部队建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3)中美中日关系、亚太经合组织
科学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2)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
步入近代
(1)文艺复兴、新船路开辟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及《人权宣言》主要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重要影响
(3)珍妮机、瓦特与改良蒸汽机、“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美国南北战争
(2)俄国废除农权制、日本明治维新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电力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璀璨的文化
(1)启蒙思想的火种、科学的革命
(2)文学巨匠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战后“新秩序”、对亚太地区安排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阴谋、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2)《联合国家宣言》与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
(1)美国经济发展及特点
(2)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日本的崛起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美苏冷战、美苏争霸
(2)一超多强、科索沃战争
(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
(2)欧美文学名著、现代美术
六、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式
2.赋分:50分
3.题型: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非选择题包括识图、材料识别及简述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比例为40%:60%。
4.内容比例: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比例为60%:40%。
5.试题难度:试卷中容易、中档、较难题的比例为6:2:2。
七、题型示例(略)
地 理
Ⅰ.考试目的及性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地理学科纳入初中升学考试范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能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储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地理学科将作为一种水平考试纳入中考,其考试范围和难度将严格加以控制。
Ⅱ.考试要求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本学科特点以及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地理学科主要考查学生以下知识和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Ⅲ.考试内容
基于地理综合复习时间短,地理升学考试内容将在必修内容基础上作大量删减(每年都有变化)。2012年考试所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考试范围为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八年级上、下册,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
2.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4.地球的自传: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