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与升学考试大纲

作者:佚名  时间:2012/3/17 9:31:2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59
  5.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地轴的倾斜方向;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地球的五带。  
  6.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7.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8.地图的类型和选择。
  (二)中国地理   
  9.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邻国。
  10.人口和民族: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和人口国策;众多的民族;民族分布及其特点。 
  11.地形:地形、地势特征;各类地形的分布;地形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2.气候:南北气温的差异;温度带;东西干湿的差异;干湿地区;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不同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灾害性天气及预防。   
  13.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分布;黄河、长江的源流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 
  14.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其类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15经济发展: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其差异;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我国农业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工业的分布;主要工业基地及发展条件。
  16.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17.认识区域: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变化;香港、澳门的位置与范围、经济特点及与祖国的联系;台湾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特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及范围、自然环境特点、绿洲农业、城市、人口和交通的分布特点、能源开发。
  18.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外向型经济;西双版纳地区的位置及旅游资源。
  19.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点、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与范围、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交通、生态环境及其治理。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及赋分
  1、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
  2、地理试题满分30分。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为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2、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约各占50 %。
  (三)试卷难度
  试题总体难度控制在0.6左右。
  (四)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Ⅴ.题型示例(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