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语文考试说明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8 22:05:3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795
B.楹(yí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āi) 撰写
D.镌(jùn)刻 锒锒上口
[答案] D
【说明]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词语宁音、宁形的能力。
【试题2】.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 C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了解。
【试题3】.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试题4]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 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答案】 D
【说明】考查考生分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试题5-9 ] (试测题)
初夏的黄昏,闻一多先生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以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自己的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①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坦直地接受这Gentleman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莫测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②的腔调,念着:“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的,他便开讲起来,讲他心仪的《楚辞》,讲神话与诗歌的关系,得意地把两个古人的诗句集成一副对联在课堂上吟诵:“劝君更尽一杯酒,③。”显然,他像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其烦地向注册科交涉把上午的功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意兴阑珊的时候,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他的新南院住宅。
【试题5】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嫣然迂缓B.蔼然迂缓C.蔼然和缓D.嫣然和缓
[答案] B
[说明]考查考生辨析、运用词语的能力
【试题6】
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是
A.乱七八糟B.慢条斯理C.神秘莫测D.意兴阑珊
【答案】 D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运用熟语的能力。
【试题7】
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横线③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与尔同消万古愁B.烟波江上使人愁
C.举杯消愁愁更愁D.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A
【说明】考查考生修辞手法运用、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试题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也是坚定的民主战士,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B.《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合集,屈原的《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C.“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送元二使安西》,其下句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D.“月出皎兮”的四字句是《诗经》中的典型句式,其中“兮”字为语助词。
[答案]A
[说明]考查考生了解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基本常识的能力。
[试题 9]
下列关于闻一多的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
A.道士 B.绅士 C.名士 D.烈士
【答案】C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
【试题 10-20】(试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6 题。
【材料一]
天坛之美
①北京的天坛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的祭坛。它的意境独出机抒,给人的感受像读一首哲理诗,也像欣赏一幅写意画。天坛的意境魅力,在于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②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③“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圄丘高 5. 18 米,皇穹宁高 19.2米,手斤年殿上升到 38 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 3 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④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间,祈年殿和国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涵着敬天的思想。
⑤祈年殿内部的空间设计也是突出纵向的高。祈年殿内部的面积很狭窄,殿内直径仅 23.4 米,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又集中了 24 根柱子,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形成空间的拥挤。聪明的设计者把三层柱子密集于殿内的外沿,中心部位留出空间,由内层的 4 根通天柱(高19.2 米,直径 1.2 米)围合成一个纵向的空间,逐层向殿顶的藻井 收缩,使人一进入祈年殿,便不由自主地仰视。
⑥“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使” 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⑦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宁、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⑧祈年殿的三层檐也是同心圆,从不同距离看,祈年殿的三层檐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远距离看三层檐近似平行线,有安稳感;中距离看檐边呈环转的弧线,出现螺旋上升的触感;近距离看这种环转运动更为显着,升腾感更为强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