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爱的能力

作者:不详  时间:2005/11/30 13:05: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65
  内容提要:通过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爱的能力,通过提升爱的能力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爱的能力;提升。
  一级标题: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爱的能力
  二级标题: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的渗透和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爱的能力
  三级标题:提升学生爱的能力之重要性;调动感情储蓄,以学生作文《我的父亲》为引子,在欣赏和教学《背影》的过程中进行讲评,在促进语文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理性爱的能力;抓住最佳时机,让学生做几件事,表达心中的爱。
  爱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爱的技巧随时可以获得;爱的能力的培养却存在着一个最佳时期.如果把爱分成两类,即感性的爱和理性的爱.那么,我认为从少儿走向青年的初中阶段就是培养理性爱的关键时期.
  令人十分遗憾的是,由于应试教育、独生子女教育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初中生爱的能力十分低下,以至于许多初中生还无法理解最基本的爱。他们往往将溺爱、宠爱当作爱,而将严格要求、品格培养当作负担去逃避;他们往往只知道爱自己,而从不为别人着想,甚至无法表达最基本的爱。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心灵成长,同时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成败。若一个学生不知道爱、不会爱,就无法欣赏和表达爱,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弊之甚多。试问:这样的学生怎么能成为一个好学生?一个对人对事感情麻木,只关心自己不顾别人的人,如何成为合格公民?所以,在初中阶段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爱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爱的能力促进语文教学及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怎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的能力特别是理性爱的能力呢?我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如不定期的美文推荐与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学会爱身边的人。
  母亲节那天,我要求学生们每人给母亲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学校的广播站开设了“亲情点歌”栏目。当《懂你》、《妈妈的吻》、《母亲》等歌曲在校园上空回荡的时候,学生的心灵也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理解了母亲那如碧野蓝天的爱,也懂得了如何爱母亲。同时,我重点突破了一篇课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为了调动学生的感情储蓄,我首先布置学生写《我的父亲》,写完之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下母爱与父爱的不同。当然,学生的比较还比较肤浅、片面,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我做了总结,启发他们向深层次思考。
  “如果说母爱是博大的,父爱则是深沉的;如果说母爱是一杯酒,让人陶醉,那么,父爱则是一杯茶,让人在今后的岁月里慢慢回味;母爱大都是强烈的,父爱则通常不易察觉,甚至是一时无法理解的,只有在你长大成熟之后,才会突然发现父爱的伟大。”
  这样,学生写父亲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也为学习《背影》做了铺垫。
  学生写完后,教师批改,但不是单独评讲《我的父亲》而是在欣赏《背影》的过程中穿插进行。
  比如:一个学生写自己的父亲在“我”考试失败后,安慰“我”,鼓励“我”,朱自清的《背影》中也写了父亲对我的安慰,为什么这个同学写的不如朱自清写的感人呢?当堂将这个学生写父亲的段落朗读一遍,同学们就会发现,这个学生写父亲的安慰没有做铺垫。教师因势利导: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安慰都感人啊!
  又比如:有的学生写父亲总是这好那好什么都好。但让人看了觉得轻飘飘的,没有一点厚重感。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朗读了学生的作文后,按着朗读《背影》最后一段,引导学生思考:父亲该不该有“怒”?这时学生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讨论后教师归纳:父亲“怒”是心中太“苦”,这样,结尾的“苦”与开头的“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沉重的感情氛围,从而使“背影”更加感人至深。它让我们发现,原来,爱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不爱也是一种爱啊!
  这样,在比较中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明白爱是有多种形式的,原来有许多爱看起来一样,实质上是大相径庭,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理性爱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抓住最佳时期,表达心中的爱,我要求学生做以下几件事:
  1、回家对父亲说:“我爱你”,实在说不出,就写一张纸条。
  2、做一件让父亲感动的事,然后写在日记本上。
  3、重新写《我的父亲》,然后让父亲写评语。
  一段时间以后,从家长的作文评语反馈来许多信息,都说孩子懂事了,也不怕写作文了,我想,这都是朱自清的功劳!
  如果说,爱的教育是春天,那么,我的努力就是这春天的一棵小草,如果你能从这棵小草嗅到一丝春的气息,我就欣慰不已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