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30字。《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学法指导
江苏省滨海中学 吕湘连 224500
一. 专题阐释
本板快块主要探讨文艺语体中词汇的规范化及审美追求。
然而文艺语体又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语体系统,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丰富性、创新性等艺术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以美引真,以美储善,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汉语美的特质,将语言活化,使语言以声音、节奏、韵律等形式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文章从听觉角度,探讨把语言学习发展为听觉的享受、文化的延伸的新途径。
同时,《新课标》指出,通过高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语言文字法规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以,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
二. 方法指津
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学以致用,对词语的选用的审美追求应该是第一位的,但具体的辨析方法的培养也必须具备。一般说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要辨析近义词,必须结合实际语境,根据词语的具体功能,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近义词的“共性”和 “个性”来,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确切、更细致、更生动,增强语言的灵活性和精密性。方法如下:
(一)、词的范围大小不同。例如“战争”、“战役”、“战斗”这一组近义词,“战争”指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它不指某一具体的战事,但它包括了在这个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故事,范围最广。如“抗日战争”。“战役”指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范围较小。如“上甘岭战役”。“战斗”专指某一次具体的武装冲突,范围最小。
(二)、词的语意轻重不同。例如“优良”、“优秀”、“优异”这一组近义词都有“好”的意思,但语意有轻重,如小明成绩“优秀”要比小明成绩“优良”重一些,如说小明成绩“优异”那就在语意上更重了些。
(三)、词的运用对象不同。例如“爱护”和“爱戴”,“爱护”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用于人,一般用在上对下、长辈对晚辈或者同学之间。如“同学之间要互相爱护”。“爱戴”只能用在人,而且只能用在下对上、群众对领导上,如“周总理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四)、词的感情色彩不同。例如“成果”、“后果”、“结果”这三个近义词都有“结果、结局”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是:“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个褒义词;“后果”指不好的结果,是个贬义词;“结果”指事情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是个中性词,它既可以用于好的方面,又可以用于坏的方面。
(五)、具体与概括不同:船——船只(具体、概括)
(六)、词义着重点不同:化装——化妆(装扮——打扮);才能——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
(七)、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
(八)、词性和功能不同:突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 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 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 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 人多可以壮大声势。深刻(形容词) 他分析得很深刻。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动词)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深入(形容词)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九)、语体色彩不同:吓唬——恐吓(口语——书面语)
除了这些具体的方法,在考试时,我们还要整体着眼,局部辨析 ;善于联想,巧妙迁移;留意一词多义,切忌望文生义。强化语境意识。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三.经典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