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10字。
《向青春举杯》专题教学设计
l 专题解说:
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吟诵青春”萃集了一组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中外诗作,指导学生在诗歌吟诵活动中礼赞青春生命。“体悟人生”选择高中学生感兴趣的人生话题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情景,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感悟青春话题。“设计未来”从未来层面设计了一组活动,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人生进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规划人生。青春成长中,需要有陪伴自己成长的心灵挚友和精神家园,“积累与运用”安排寻找青春经典的课外阅读活动,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尽早拥有一本或一组“青春经典”,从而为自己的青春生命添加“智慧软件”。
l 教学实施
第一板块:吟诵青春
教材分析:
“吟诵青春”是一组中外诗歌,要组织学生围绕“理解”与“朗诵”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通过活动体验,学生朗诵诗歌能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
1. 加强情感体验,体悟诗歌所抒发的情怀。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朗读诗歌。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时数:4
教学过程:
《沁园春·长沙》
一、导语。
历代文人笔下的秋或悲凉,或凄清,各有不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塞乡愁),而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的秋却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浓郁的秋色,喷射出如火的激情和远大的抱负。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二、诵读。
1. 指名朗读。
2. 范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让学生带问题朗读全文。
明确脉络:上片写景,下片写人
2. 深入分析,体悟揣摩。
上片:前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写了哪些景物?顺序如何?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讨论明确:交待了时间、地点。远近高低。染、争、击、翔、竞、遍、透。注意词的“一字领”的用法。
下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最后三句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