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31 17:52: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30字。
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
宝应画川高级中学  苏阳生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的母语——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简约性和艺术性及其表现。
2. 培养对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家园的母语的情感,、。
3.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母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认识我们的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简约性和艺术性。
2.学生学好母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
1、学生自读,理清思路。  
2、师生共同探讨第一部分和“汉语的经济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都德《最后一课》讲:“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集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历史证明,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是消灭她的语言。
明确:为什么语言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因为语言是民族灵魂与血液中的文化符号,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
从语言的三要素引入,介绍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
简介国内国外对于汉语认识的不同,提示学生如何品评这种现象?
    不同:(1)国内:汉语成为第二阶级的语言;
          (2)国外:汉语热。
明确原因:(1)语言的强弱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2)世界交流趋于频繁,语言被人影响时也必影响别人。
要求学生预习阅读文本和资料连接,思考以下问题:
(1) 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经济性表现在哪些地方?举例说明。
(2) 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二、第一段解析:
思考:第一段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征;本文的中心论点。
分别找出不同特征和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首先明确指出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主要特征,包括“声调具有辩义作用”、“缺乏形态变化”、“语法重意合”等等,而后笔锋一转,“但是,一种语言为什么如此而不是如彼,为什么恰恰具有这种特征而不是其他特征?”由此引出下文,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汉语具有这些特点,是由于它在具体的使用中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性和艺术性,有它实际的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学习探讨“汉语的经济性”,即全文的第一个分论点。
1、“汉语的经济性”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把握的?
2、汉语的经济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明确:(1)、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2)、汉语音节的简约和简明;汉字的简省性;汉语构词的简约性;汉语语法的简洁性。
思考问题: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经济性表现在哪些地方?怎样论证?
明确: 
第一节首先为汉语的经济性下定义说: “汉语的经济性,指的就是它的简约和简明.”为了证明这个分论点,文章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1、第2--4节(“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至“语音的利用是极其简省的”),论证汉语音节的简约和简明。
2、第5—7节(“汉语的语音是单音节的”至“汉字的简省性由此可见一斑”),论证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的简省性。
3、第8—9节(自“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节”至“但是意思却是不一样了”),论证汉语构词的简约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