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字。
江南的冬景
金华八中 沈小芬
设计指导思想
《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因而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2、研习探究文本意境美;拓展探究,在比较阅读中,进一步感受郁达夫散文的美。
3、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热爱自然、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2、学习对比的表达技巧,体味文章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位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想北平》一文,在老舍笔下,普普通通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翩翩的蝴蝶”以及“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的风景自然而美丽,那么,江南的冬景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
二、文本研习
1、解题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题上方的板块标题?“谛听天籁” ,“籁”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谛听天籁”?
研习明确: “籁”是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天籁”就是指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谛听天籁”不只是谛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它还含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之意,由此可见,学习本文,就是通过研习文本,欣赏文学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江南冬天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