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讲演稿,属于记叙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教授时,必须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看作者到底给我们刻画出怎样一个名人画像。
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讲演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结构层次清晰,语言风趣而又带感情,可根据这些教学内容,设计小问题,加以了解和体会。
梁启超的名气在于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外貌,尤其是他讲演时的神态语言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
2.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①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②适当补充《箜篌引》《桃花扇》等课外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③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重点:
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4. 学习难点:
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文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梁任公的个性。要让学生深切体会,必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可以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性格特征。最后让学生表演性范读,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性情。最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导读和归纳总结的作用。
本文共安排两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从政治的角度,请同学们介绍梁启超在政坛上的功绩?”
明确: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2.政界上叱咤风云的梁启超在文学界也是一位难得的才子。同学们要想看到一个真实而又活生生的梁任公,就要读读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 新课:
1. 默读,疏通字词,了解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思考: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
2. 梁启超的这次讲演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回答:深刻的印象,感染影响了读者。
追问:何以见得?
依据: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让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并用线划出。
明确:
a、“过去也有不少显官,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b、“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c、“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3. 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
(提示:梁任公演讲时有什么特点?或问梁任公这个人怎么样?)
讨论归纳:
演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