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6050字。本练习紧扣2008江苏新高考最新考试说明要求,充分展示文科加试题题型,内容涉及文言断句、名著阅读、语段归纳,尤其名著阅读试题,透彻展现了2008江苏语文高考风采,特别值得高三一线教师关注。
文科加试题
本部分共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2题。(10分)
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简子悦之,与处。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厚葬之。三年之后,与大夫饮,酒酣,简子泣。诸大夫起而出曰:“臣有死罪而不自知也。”简之日:“大夫反无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如用舍之谔谔。昔纣昏昏而亡,武王谔谔而昌。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尝闻吾过也。故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亡,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
1.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6分)
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
2.从全文看,赵简子泣周舍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作答)(4分)
答: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3.下面关于名著名篇的论述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在《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认为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是英雄,曹操却一一否定。
B.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表现了主人公乔治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
C.《雷雨》中四凤和周冲的惨死,归根到底还是周朴园的“罪孽”所产生的恶果,繁漪出于报复而做的狠毒安排只是因素之一。
D.“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这些诗句出自郭沫若的诗歌《女神》。
E.《边城》悲哀而又充满无限期待的结尾,实际上包含着作者沈从文对传统的符合人性的农耕文明即将消失的隐忧。
4.《家》中的主人公觉新遇事总是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100字以内)(5分)
答:
5.举例分析《边城》中的人情美。(5分)j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本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在现代社会,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法律移植越来越普遍。其理论基础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第一,。共同的人性和理性决定了它们对秩序和公正的共同感受和要求,所以先发展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至少是某一方面的规则,可以被后发展国家移植。第二,。作为技术化的社会管理规则,法律移植被认为是促进接受国发展某一法律领域的最有效手段。第三,。法律是改变社会或者创造科学和理性制度的工具,因此人们看到的情况是,法律总是从规则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向需要规则的欠发达地区移植,而不是相反。法律制度一旦被认为是合理有效的,很快就会被其他的国家或者地区效仿,成为接受国创造或者改造现实的杠杆。第四,。立法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立法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相关规则的考察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对于立法者来说,了解其他国家同一法律领域已经发生了什么是至关重要的,而法律移植可以把立法工作的成本减少到最低。
6.请根据对语段信息的归纳,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每点不超过10个字)(8分)
7.请根据你对语段的理解为“法律移植”下一个定义。(7分)
答: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3.根据《边城》的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5分)
A.《边城》在翠翠这一形象的描绘上,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