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6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0 17:12:4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30字。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朱蕴丹
一、导入:上课前我先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请举手;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很多同学不喜欢读诗歌,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希望同学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培养自己“纯正的文学趣味”。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咀嚼。
毛主席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是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kǒngzǒng之间也不断地默诵吟咏,写诗填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的阅读、欣赏至少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其中有许多长篇叙事诗。泱泱大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诗篇”中的一篇——《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是喜欢老师范读,还是自己齐读一遍?
三、合作探究
1、题解: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代。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开长沙时所作。
2、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哪个同学按调整好正常语序,把三句有大意说一下?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滚滚向北。
3、“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
不行。“独立”不仅表明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慨。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tì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唐朝柳宗元有一首《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政治改革失败逅被贬永州,身处逆境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家的胸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初中阶段学过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上阕的领字是哪个?作者望到的不仅是“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而且望到了“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还望到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所以上阙的领字是“望”。
而我们本课学习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上阙,领字是哪一个?“看”。
诗歌的上阙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万类霜天竞自由。”“看”字一共控制了七句,这在古诗词中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各一个。
4、这里诗人都看到哪些秋景?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7句)
能不能读得更好一些?
个别地方处理得还不够理想。“看”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情(示范读此7句)。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这几句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的姿势、目光是怎样看的?放眼望去,是远眺。这写的是什么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