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复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8 14:49: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50字。
七(下)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七(下)课本中中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  七(下)课文中出现的外国著名作家的国籍与作品。
3、七(下)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掌握七(下)课本中中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七(下)课文中出现的外国著名作家的国籍与作品。
教学难点:
1、  课文“题解”、“注释”中有关的文学常识。
2、  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课本、学案等
教学类型:复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科:语文
主备人:吴蔚华     复备人:陈万华       任教班级:九(9、12)班
教学后记:
    文学常识考点的应对策略主要还是在于识记,从复习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整理出一份识记材料,把所有考点列出来,然后科学合理的规定每天的识记任务,可采取自查和相互抽查的方式来检查识记效果。同学们只要能把握好考查走势,优化备考策略,从第一轮复习起就稳打稳扎,相信一定能很好的掌握好这个知识点。
教学步骤:
一、考点概述
3、  掌握中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4、  课文中出现的外国著名作家的国籍与作品。
5、  课文“题解”、“注释”与知识短文中有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方面的文学常识,以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6、  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常见题型
根据以往的考查情况,考查的题型多为选择题,外省市也有填空题、简答题,文学常识内容考查涵盖课本中出现的中外作家、所处时代及其代表作。
三、应对策略
   1、整理相关材料
从复习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整理出一份识记材料,把所有考点列出来。
   2、落实识记计划
七(下)文学常识复习与课文内容理解学案
一、填空题
1、《童年的朋友》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著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底层》等,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母亲》。
2、《赵普》选自《宋史》,赵普,是北宋大臣。字则平。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本文围绕“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心,主要写了刻苦读书、奏荐人才两件事。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傍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节选自《朝花夕拾》,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4、《月迹》的作者是贾平凹,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课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通过寻月的过程,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