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50字。
七(下)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七(下)课本中中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 七(下)课文中出现的外国著名作家的国籍与作品。
3、七(下)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掌握七(下)课本中中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七(下)课文中出现的外国著名作家的国籍与作品。
教学难点:
1、 课文“题解”、“注释”中有关的文学常识。
2、 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课本、学案等
教学类型:复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科:语文
主备人:吴蔚华 复备人:陈万华 任教班级:九(9、12)班
教学后记:
文学常识考点的应对策略主要还是在于识记,从复习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整理出一份识记材料,把所有考点列出来,然后科学合理的规定每天的识记任务,可采取自查和相互抽查的方式来检查识记效果。同学们只要能把握好考查走势,优化备考策略,从第一轮复习起就稳打稳扎,相信一定能很好的掌握好这个知识点。
教学步骤:
一、考点概述
3、 掌握中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4、 课文中出现的外国著名作家的国籍与作品。
5、 课文“题解”、“注释”与知识短文中有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方面的文学常识,以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6、 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常见题型
根据以往的考查情况,考查的题型多为选择题,外省市也有填空题、简答题,文学常识内容考查涵盖课本中出现的中外作家、所处时代及其代表作。
三、应对策略
1、整理相关材料
从复习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整理出一份识记材料,把所有考点列出来。
2、落实识记计划
七(下)文学常识复习与课文内容理解学案
一、填空题
1、《童年的朋友》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著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底层》等,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母亲》。
2、《赵普》选自《宋史》,赵普,是北宋大臣。字则平。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本文围绕“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心,主要写了刻苦读书、奏荐人才两件事。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傍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节选自《朝花夕拾》,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4、《月迹》的作者是贾平凹,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课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通过寻月的过程,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