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教案13
- 资源简介:
- 约6720字。 身 工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夏衍(1900.10.30—1995.2.6),原名沈端先,1900年生于浙江杭州。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他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他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外国名著。1929年,他参加筹备左翼作家联盟,次年当选“左联”执行委员。1933年以后,他担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成为我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先后创作了电影剧本《狂流》、《春蚕》、《风云儿女》、《压岁钱》,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等,对30年代进步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夏衍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任中共南方局文化组副组长,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特别是戏剧运动,同时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创作了《一年间》、《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多部话剧。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上海、南京和香港等地领导党的文化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先后任上海军管会文管会副主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市文联主席等职。1955年后,他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曾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和《烈火中永生》等电影剧本,撰写了《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等理论专著,这些作品已成为中国电影宝库中的经典,有着久远的艺术生命力。“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7年后,他先后担任对外友协副会长、中日友协会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82年,他当选为中顾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对外友协顾问、中日友协顾问、中国作协顾问。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热情肯定和高度赞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1994年10月,国务院特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
著作书目;
《高尔基传》(传记)1932,良友
《赛金花》(话剧)1936,生活
《自由魂》(后改名《秋瑾传》,话剧)1937,生活;1950,开明
《日本的悲剧》(杂文集)1937,上海大时代出版社
《上海屋檐下》(话剧)1937,戏剧时代出版社
《血写的故事》(报告文学集)1938,黎明书局
《包身工》(报告文学集)1938,广州离骚出版社
《一年间》(话剧)1939,生活;改订本更名《天上人间》,1944,重庆美学出版社
《白云故乡》(电影剧本)1939,大地
《小市民》(剧本集)1940,新知
《愁城记》(话剧)3941,剧场艺术社
《此时此地集》(杂文集)1941,文献
《心防》(话剧)1941,新知
《水乡吟》(话剧)1942,群益
《长途》(杂文集)1942,桂林集美书店
《风雨同舟》(剧本,又名《再会吧,香港》)与田汉、洪深合著,1942,桂林集美书店
《戏剧春秋》(话剧)与宋之的、于伶合著,1943,重庆末林出版社
《草木皆兵》(话剧)与于伶、宋之的合著,1944,新知
《法西斯细菌》(话剧,又名《第七号风球》)1944,重庆文章出版社
《边鼓集》(杂文集)1944,重庆美学出版社
《离离草》(话剧)1945,昆明进修教育出版社
《芳草天涯》(话剧)1945,重庆美学出版社
《劫余随笔》(杂文集)1948,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