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他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22 14:47:4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摸鱼儿.己亥淳熙
  辛弃疾
  (授课:杨小娟)
  教学目的:
  1了解辛词的创作特点和成就。
  2理解本词婉约含蓄外表下蕴含的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对国事的担忧。
  3理解词的主旨及曲折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蕴含的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忧和曲折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词中蕴含的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忧。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请问大家,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谁的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词作《摸鱼儿》。
  二、 辛弃疾简介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生平:1起义南归,2漫游吴楚,3筹措恢复,4带湖闲居,5起用罢归,6晚岁北伐。
  三、 辛词的艺术创造
  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
  1内容上,包罗万象,尤以气入词,充满狂放精神。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
  2表现方式上,以文为词,用以抒情咏物说理,进一步解放了词体。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在意象的使用上,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也多属于奇伟英豪、宕放不羁,或慷慨悲凉的类型,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等等。
  3语言上熔铸百家,五光十色,光怪陆离。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
  4风格上亦刚亦柔,亦庄亦谐,繁复多样。
  四、写作背景
  辛弃疾四十岁时,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暮春写的词。自1162年渡淮水南归以来,17年中,他的抗击进军、恢复中原的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朝廷不把他放在抗战前线的重要位置上,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