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四问》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0 17:01: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00字。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学案 
  湖南省长沙雅礼寄宿制中学  张国华 
  课前预习 
  话题引入 
  话题引入 
  话题:孟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舍身取义”,这是君子所为,是拥有“仁”的人应有的品质,是大丈夫的作为,可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活中,见利忘义的事情还有很多,面对义和利,我们该如何取舍?试谈一谈你的“义利观”。 
  答: 
  明确: 
  本题具有现实性和开放性,而且能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应该有话可说,而且应该还能有思考的深度。在探讨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义利观”,“舍身取义”是我们民族精神里面十分可贵的一部分。 
  文本预习 
  1、填空题 
  (1)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  经 、史 、子 、 集  四大部分。经部主要是儒家的著作。四书包括 《 大学 》、《 中庸 》、《 论 语 》、《 孟 子 》 四部著作,是封建时代士人的必读之书。“二十四史”的体例都是  纪 传 体 ,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因而都被称为 “正 史”。 
  (2)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是集 部,收集个人作品的是“ 别  集”,收集众人作品的是“ 总  集 ”。《欧阳关文忠公文集》是  别 集;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代萧 统编的 《文 选》。 
  (3)春 秋 战 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在文化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的代表任务有 孔 子、孟 子 等;道家的代表人物有 老 子、庄 子 等;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韩非子 等。 
  (4)宋代是 理  学 盛行的朝代,其社会道德理论核心是“天 理”, 朱 熹 是最著名的理学家。其《朱子语类》是理学的代表性著作。 
  2、简答题 
  (1)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清代顾炎武有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论述,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试验做简单分析。 
  答:儒家强调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忍让既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一根“红线”。 
  (2)论语孔子说“为政以仁”,孟子说“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这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审美积极意义? 
  答:民本思想。这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人民应该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3、拓展思考 
  除了古代文化经典中古代思想家的论述,其实,民间的很多熟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等),也能反映我们民族思想的不同侧面,试做收集和整理,并就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做一分为二的评价。 
  答:本题具有开放性。不要强求答案的统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到今天都还有借鉴意义,这是文化的主流;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批判地吸收。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例如:哲学保身、成王败寇,存天理,灭人欲等等。我们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其实古人早就有论述“博学之,深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课堂讲练互动 
  1、把下例著作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归类。(只填序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