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病》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250字。
《父亲的病》教案
江苏省淮州中学 韩维加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了解鲁迅关于父子关系的论述,思考“我和父亲”的命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导入《父亲的病》
我们在《五猖会》中已经看到了一个望子成龙而又不注意儿童心理会乱发父辈权威的家长,鲁迅在童年时期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面对常年生病的父亲,鲁迅又是怎么对待的呢?我们看他写的《父亲的病》。
三、解读《父亲的病》
1、本文是一篇表现鲁迅和他父亲关系的记叙类文章,作者是通过哪些生活场景表现父子关系的?
(1)生活场景之一:替父请医、抓药。
①先是和本城的一个名医“周旋”“两整年”。
(为医治父亲的病,鲁迅虔诚地搜寻着、访求着。)
②本城的一个名医医治了两年不见效之后,又请另一名医陈莲河。
(为医治父亲的病,鲁迅仍是四处问询)
明确:对请医找药持续奔走的平实叙述背后,透着鲁迅对父亲的拳拳的爱。
(附:作者在此批判了中医的玄虚、不科学,它不敢正视现实,不认真,还有封建迷信的成分。)
(2)生活场景之二:守候父亲弥留。
①看课本第19页,在“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这句中,“思想”是指什么?“犯了罪”是从什么角度说的?
思考后明确:“思想”是指希望父亲快点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