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0字。
“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教学构想:
本文选自《实用阅读》(选修)“归纳梳理的艺术”单元。这是一篇新闻综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本节课以快速提取归纳要点为学习重点,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2、能较好地掌握一些归纳的方法。
3、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并在生活中较好地体现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文精神”和“现代化”的内涵及关系。
2、 对复杂的材料进行归纳梳理。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生活中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词语、概念大家如数家珍,但我们却很少有坐下来想一想的机会,我们似乎被大众的符号所包围,我们在接受符号,使用符号,但是我们没有机会时间、精力、甚至没有形成习惯去反省我们所使用的符号的真正含义。耳熟能详的“人文精神”便属于这其中的一个符号。90年代中期曾经在中国掀起一个为人文主义精神守望的大讨论。2001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史哲》华诞50周年之际,由期刊发起并在北京主办了一次大型的“人文精神与现代化”的学术研讨会,就 “人文精神”的内涵等问题深入探讨。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就是《文史哲》的副主编刘京希先生对会议一个客观而翔实的综述。
二、“问题导学”过程
1、此次大会共探讨了那些主要问题?请概括文本的内容,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要求学生速读全文,3-4分钟完成,学生上黑板)
教师点拨:
2、能否根据文本内容说说究竟什么是“人文精神”?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部分内容)
(1) 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文本综述了许多学者的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尝试用文本关键的信息来诠释。
(2) 虽综述了许多的看法,但都有其共同点,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
教师补充:正因为“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对自我的关照、人的主体精神地位,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才有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