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5 21:22:3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00字。《女神》
  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
  《女神》是考纲里明确的内容,且因是我国新诗的第一部伟大的“整合之作”,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诗力,不拘一格、异军突起的形式,恢宏而美妙的浪漫主义审美意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在高考中因此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教师的点评和指导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章主要内容及课时要求:
  课题:《女神》共收录了郭沫若诗作57篇,多为1919年至1920年间的作品,共有三辑;初步学习1-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阅读诗歌,理解主旨(2)把握诗歌主要形象
  2.过程与方法  阅读、点拨法、练习巩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从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女神》中的主要作品。
  (3).初读《女神》,能了解《女神》的主要形象。
  二、教材分析
  把握重点精彩诗歌,能分析诗歌形象,掌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教学重点 :
  1、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女神》的主要形象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理解分析诗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阅读结合教师评点、习题巩固学法指导: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1、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童年起即接触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尤其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中学时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的现代民主思想和外国文学作品,逐渐培养起叛逆和反抗的性格。1914年赴日本留学,初人东京第—高等学校预科,后考入福冈帝国大学医科。留学期间,郭沫若阅读了大量外国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作品。斯宾诺莎泛神论思想成为他反抗陈规、张扬个性的思想武器,泰戈尔、歌德、惠特曼、海涅、雪莱等人的浪漫主义诗篇则深深地影响了郭沫若诗歌的主题项向、艺术风格乃至整个审美观念。1919年初到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开始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新诗,显示出惊人的浪漫主义诗才。1921年与郁达夫、田汉、张资平创立”创造社”并出版诗集《女神》,随后又有诗集《星空》、《前茅》、《恢复》等。1929年以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倡导革命文学,在激烈复杂的斗争形势中积极参与并领导进步的文化和政治活动。四十年代,创作了《屈原》、《孔雀胆》、《虎符》、《南冠草》、《高渐离》等历史题材的话剧,有力地配合了当时我党反蒋、抗日的伟大斗争,艺术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