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40字。
《中国现代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yiluhua
教学目标:
结合学过的课文(选修4)和课本中“交流平台”的内容,梳理归纳学过的知识,介绍散文基础知识,总结散文特点及散文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散文阅读及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提升散文阅读及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此为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一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选修4的散文作品,现在我们来梳理归纳学过的知识,以求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介绍散文基础知识
(一)散文的分类:
按教材的分类,分别是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幽默性散文、哲理性散文、文化散文,其实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叙述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三类。(这是一般的分类法,比教材的分类法略粗。)
简介三类散文。
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下面几篇课文的内容,结合上面的散文分类知识,指出它们各属于哪类散文。
《五猖会》、《囚绿记》、《论快乐》、《面对苦难》
明确:
《五猖会》追忆童年时经历的迎神赛会的几件事,是记叙性散文。
《囚绿记》抒写了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了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抒情性散文。
《论快乐》把快乐的内蕴阐述得淋漓尽致,作者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言论著作无不被他有机地融合在作品里,说明快乐是人的一种精神享受,是人生观的一种真实体验。是议论性散文。
《面对苦难》让我们了解了苦难的价值,告诉了我们以尊严的方式面对苦难。也是议论性散文。
(二)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而神聚
①取材广泛多样,联想丰富奇巧,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②篇幅短小精练,立意深远、集中,从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质。
③结构自由洒脱,形式多样纷繁;可根据内容需要,精心剪裁,散得开,收得拢。
④表现方法灵活,富于变化发展;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由景触情;它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⑤语言朴素和谐、凝练优美,散文的语言是最有风格的语言,作者可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经历、爱好、个性。
三、散文阅读指导
解读文本的要求——整体把握
1.原理:
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整体特性决定局部细节的安排,作者每用一词、造一句,写一个细节、用一种手法,都服从于整体表达的需要。
2.目标达成:
⑴理清行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