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字。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特点,紧扣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原则,采用以读促思、以导促练的方法,立足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感知伟人功绩,重新思考、定位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强化学生对“悼词”写作的理解和掌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陕西宝鸡理工学校职业文科组 邵宽仁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3、掌握悼词的一般写法。
4、教育学生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定位自己的职业取向。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结构特点。
2、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3、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辅助手段】
1、历史上成功人士的肖像、事迹、名言视频。
2、课文配乐诵读音频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生一世没有人不渴望成功。成功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名词,今天,我们走进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明天的成功。那么,怎样才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在理想的追寻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有滋有味的生活,让成功的梦想变为现实。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指导学生讨论)
2、(同学们讲的很好),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他们已成为我们效仿的榜样,请同学们说说你都知道那些成功人士的先进事迹。
(同学交流)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用大屏幕显示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伟人肖像。
(强调讲述)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为什么马克思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臧克家语)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不幸逝死,3月17日,在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为马克思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悼念活动。马克思生前最好的战友恩格斯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二.听课文朗读,注意作品包含的情感,初步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1、听课文配乐朗读。
2、学生分段再读读。
3、教师介绍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悼词。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等有关情况;主体:主要介绍或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劝勉他的亲人或对在场的人们提出希望和号召。
4、请根据这样的提示,给这篇文章分段。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