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30字。
课题: 《研究性学习》系列之红楼梦人物分析 编号:
备课时间 2009-11-30 主备课人:宋志贺 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一、了解《红楼梦》其书及作者相关情况。
二、认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及社会意义
三、能够初步分析红楼梦的关键人物贾宝玉的性格
四、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及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红楼梦的关键人物贾宝玉的性格
说明: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矗立一块奇特的石头,上面书写了一代人的悲欢离合,同时也记载了一个封建王朝从兴到衰的整个过程,这块石头经久为消,带着历史的尘埃从远古走入了现代,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梦里,它就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二、研究《红楼梦》背景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煌煌巨著《红楼梦》,公认为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影响跨越时空种族,海内外早有了对它进行专门研究的“红学”,研究著述繁多。时至今日,伴随着同名电视剧的广为播放,《红楼梦》已呈普及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高中生为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而学习研究《红楼梦》也成为必然要求,也成为高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不夸张地说,不懂一点《红楼梦》,只能算半拉子中学生。我们通过研读《红楼梦》,籍此探索研读文学名著的具体方法。
三、教师指导
《红楼梦》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研读时首先需要认真阅读,细心揣摩,整体把握原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性方面,作者用不满、批判的态度描述了社会的黑暗面,展示了贾府乃至封建王朝的没落衰败,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摧残。艺术性方面,作者栩栩如生的地刻画了一个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悲剧是将美好的食物毁灭给人看。”《红楼梦》这出宏大的悲剧,有众多的小悲剧,悲剧性散布在琐碎日常生活中,不仅体现在一些主要人物的命运上,且渗透到贾府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所谓“悲凉之雾,遍被华宇”。众多丫鬟女仆身上,她们无一不带有浓浓的悲剧色彩。此乃其情感基调人物命运的底色,是它的艺术成就最高之所在,也是学生看懂它的门径。
要懂《红楼梦》,当然需要自己认真阅读、细心揣摩。文学作品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比如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晴雯、袭人等,学生应该透过环境、情节和细节,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它给每一个人都留下了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而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同一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尽相同,正所谓“见仁见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却不能绝对化,否定其中有高下之分。对人物的把握,依然有全面、片面之分;对人物的理解,仍然有深刻、肤浅之别。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正是为了认识得更全面些、理解得更深刻些。
《红楼梦》给读者很大的思考想象的空间,我们在理解人物形象时,应先扩大课外阅读,进一步啃原著;把握人物时要有有自己的主见,可以“见仁见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拘于某些权威的观点。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