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3
- 资源简介:
约7570字。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熊芳芳
师:早上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先检查一下字词,看大家读通了没有。
生齐读,师点击显示注音:嗥叫(háo)驯服(xǜn)蔑视(miè)迸发(bèng)湍急(tuān)艾蒿(àihāo)疲惫(bèi)饿殍(piǎo)蜿蜒(wānyán)毛骨悚然(sǒng)
(区别相关的读音和词语:号叫、方兴未艾、自怨自艾、莩、怵目惊心)
师:请看这张图片——
这是什么动物?
生:藏羚羊!
师:对,可可西里的骄傲,高原上神秘的生灵。再看这幅图——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心情如何?
生1:愤怒!
生2:同情……
生3:惨不忍睹。
师:再看这幅图——
生:狼!
师:对,狼。如果它也和藏羚羊一样遭遇了猎人的捕杀,你的心情又会是如何?
夏瑜(犹豫地):我……我觉得我一样会是同情的。
师:很好!我也会的。回忆一下初中时候学过的蒲松龄的《狼》,当那两只狼被屠夫杀死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
生:我觉得它们是活该,罪有应得!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太贪婪了。
师:非常好!一场人与狼的较量,让我们替势单力薄的屠夫的命运担忧,而狼的贪婪与凶残让我们觉得它们的下场大快人心!因着那个故事背景的缘故,我们憎恶狼。但是仅仅这样一张狼的图片放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它只是一个——
生(齐):生命!
师:对!是一个生命!所以如果它被捕杀,我们就会同情它。但是因着我们的祖先活在丛林法则当中,当他们的生命和利益与狼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便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附加了情感背景和认识倾向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许多关于狼的故事——
生:狼外婆。
生:狼和小羊。
生:会摇尾巴的狼。
生:东郭先生和狼。
……
师:还有许多关于狼的成语——
生(乱曰):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狈不堪、引狼入室、狼奔豕突、前狼后虎、鬼哭狼嚎、声名狼藉……
师:全都是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啊?
生(齐):贬义!
师:是,贬义。我们的文化一向对狼有一种偏见、成见。课文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虽然是美国人,但他曾经也同我们一样,对狼怀有偏见,他也曾亲手杀过狼。文中用了大量笔墨详细地记录了他们杀狼的经过。他为什么要杀狼